人物專訪-陳皎眉委員

本期臺大心理學系季報很榮幸邀請到現任考試委員陳皎眉委員接受專訪,與各位系友分享豐富精采的人生故事。對工作與人生充滿活力與熱情、對每件事認真準備、全力以赴、與人相處親切真誠、永遠面帶微笑,是陳委員的最佳寫照。談到工作經驗與最愛的心理學,經歷豐富的陳委員總是有聊不完的心得想要分享給系友和學弟妹,勉勵年輕學子把握黃金學習時期,努力充實自我,每一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陳委員除了在教學研究與大學行政工作之外,更積極參與各項社會服務工作,對性別平等教育、學生輔導工作、少年犯罪防治、社會福利策進、身心障礙保護、性侵害或家暴受害者心理諮商等議題長期持續關注與投入。同時,擅長與人互動的陳委員亦活躍於傳播媒體中,曾主持多個電視及廣播節目、受邀至全國各單位演講、出版心理學科普書與專書等,同時扮演多種角色,積極向社會大眾推廣心理學知識。多年來,陳委員獲獎無數,其貢獻深受社會肯定。現今,陳委員服務於政府單位,身負國家考試與文官政策研擬之重任,依舊每日兢兢業業、認真盡責,貢獻專業回饋於社會。希望透過這次訪談,能讓更多系友與心理人認識這位優秀、傑出的系友。

陳皎眉委員小檔案

陳皎眉委員,一九五二年出生於臺灣臺北,一九七四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爾後赴美進修並於一九八○年取得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同年開始任教於美國明尼蘇達州西南州立大學。陳博士返國後持續投身於臺灣高等教育界,同時跨足大學行政與社會服務,為臺灣社會貢獻良多。曾任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政治大學學務長、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兼系主任、美國明尼蘇達州西南州立大學助理教授、中興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國民大會任務型國代、中國心理學會理事暨公共事務委員會召集人、性教育協會監事、懷恩慈善基金會董事、樹人基金會董事、中國健康家庭協會創會理事長等職。現任考試院考試委員、臺北市政府市政顧問、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政策組召集人、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研究院心理學名詞審議委員會委員兼召集人等。

老師的家庭背景與成長過程是怎樣的情形呢?

我出生在臺北市,家裡有六個孩子,其中年紀最小的是弟弟,我在五個姊妹中排行老二。從小,父母親就非常尊重小孩子的選擇,從來不給我們壓力,我們的童年都過得很快樂。父親常說:「六十分及格,你們只要考六十一分就好。」我常笑說這是「放牛吃草」的管教方式。父母親說我從小就很聰明,不到七個月就不用包尿布(雖然我認為是夏天太熱才成功戒掉尿布);每當家裡有客人來,都會叫我出來數數,我可以從一數到任何數目,因為我發現其中有簡單的邏輯啊!爸媽說我非常喜歡念書,小時候會一邊照顧妹妹,哄她喝奶,一邊看書。總之,小小年紀的我在父母眼中是聰明伶俐的孩子,讓他們非常得意。儘管如此,我也不覺得我特別聰明,不然,我對這些往事怎麼都印象模糊呢?

雖然父母親的管教很自由,沒有要求孩子一定要有所成就,但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反而可以按照各自的個性和興趣去發展,現在都在不同領域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小時候姊妹之間經常打打鬧鬧,卻也建立起深厚的的感情,每次全家聚餐的時候,氣氛總是非常熱鬧,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什麼都能聊,有時候我甚至還插不上嘴,因為姊妹們實在太會說話了。現在回想小時候的種種,覺得非常有趣,有些趣事對我後來學習社會心理學的時候很有幫助,都是寶貴的回憶。

請老師談談您的求學生涯,有沒有特別有趣或是印象深刻的事情或人物?

我的求學過程一直都很順利,因為我什麼都不會只會念書。小學時每次考試我都是班上的一、二名,大概自己也很得意,同學們就開玩笑給我取了個綽號叫「陳驕傲」。我們同學的感情都很要好,直到現在都經常保持聯絡。我是班上唯一考上第一志願市立女中(現為金華國中)的,但當我第一天到學校上課時,看到全校都是穿著市女中制服的同學就被震撼到了,那是我第一次感覺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原來有這麼多優秀的學生。事實上,我在初中和高中的成績也沒有到最頂尖,身旁的同學一個比一個出色,心理學家講「good traits tend to go together」就是如此,好多同學除了課業表現傑出之外,更精通體育、文學、音樂、美術等才藝,真的好厲害。

北一女中畢業後,我考上了心理系,我很高興,因為我對人很有興趣。大學裡有很多很棒的老師,但是當時的我個性還相當羞怯內向,不太懂得主動與老師互動、爭取學習的機會,這是相當可惜的。當時系上的老師有劉英茂、楊國樞、李本華、柯永河、鄭昭明、徐嘉宏、莊仲仁老師等等,他們每一位都展現出學者的風範,在用心做研究和認真教學之餘,也非常關心學生,對學生很好。回想當年的記憶,其實有蠻多深刻的印象。鄭昭明老師和徐嘉宏老師當時剛回國任教:鄭老師就像是個充滿自信與才氣的小巨人,精彩的講課內容總是吸引許多學生搶修他的課;幽默風趣的徐老師總說我們班是他的first love,因為我們班是他回系上教的第一班,而且他是我們的導師。楊國樞老師滿懷理想又很聰明,學生經常能受到鼓舞。柯永河老師風度翩翩,開啟我們對臨床心理的興趣。李本華老師除了上課內容外,還教我們怎麼交男朋友,她說:「不要因為在一起而在一起」,這句話對對戀愛懵懵懂懂的我們十分受用,我後來也常常拿這句話提醒情竇初開的學生們。我大學畢業後曾留在系裡當過一年助教,當時的系主任是劉英茂教授。對劉老師的印象是溫文儒雅、學問淵博、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記得第一天上班的時候,劉老師請我打一封英文信,我還不太會用打字機(當時電腦未普及)又求好心切,一封信從早到晚都還沒有打完,最後老師就自己拿回去打了。雖然那一天老師曾多次詢問我進度,但是他從來沒有對我說一句重話,也沒有怪罪我,反而讓我感到不好意思,回家後拼命練習打字,決心不讓此事再次發生。劉老師待人處事這點非常值得學習。吳英璋、黃光國、黃榮村都是當時研究所的學長,他們給我的印象是整天都在研究室做實驗、唸書,對系上活動都很積極參與,和老師的互動頻繁,讓我非常羨慕也非常嚮往這樣精采的研究生生活。

在整個求學生涯中,我真正比較開竅的是在國外唸研究所的那段日子。民國六十四年,我很幸運的申請到美國印第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獎學金,也是IU第一個獲頒獎學金的外國學生,於是我就帶著一千塊美金,買了張單程機票,獨自前往陌生的國度攻讀博士學位(我先生雖然與我一同赴美,但分別在不同城市唸書)。現在想想,覺得自己年輕的時候好勇敢,好有自信,面對未知的未來一點也不害怕。印第安那大學的社會心理學系當時在全美國兩千多所學校中排名第十三名,比很多知名大學都好,師資也非常優秀且齊全,有研究社會衝突的Dr. Chertkoff與在態度與說服領域的知名學者Sherman和Fazio,在認知方面的Peterson等老師。我剛進研究所的指導教授是Dr. Chertkoff,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就問了我一堆問題:妳為什麼要來唸社會心理學?妳對社會心理學有什麼想法嗎?妳對哪一些主題有興趣?妳以後想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等等問題讓我無法招架,只能怯怯地請他指點,但是他告訴我,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我自己應該要去思考然後嘗試的,不能盲目接受老師的意見,這個震撼讓我認知到國外的教育真的是讓學生要為自己努力、為自己負責。

在IU,每個研究生除了主修外,第一年必須要修7個核心課程(core courses),譬如生理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等等,其中印象很深的是Peterson and Peterson夫婦的認知心理學課。這兩位大師講課速度很快,前幾堂課我完全跟不上,但是我很認真,不想因為語言而影響學習,於是我買了錄音機,每一堂課都錄音,也跟同學借筆記,下課後找老師討論上課內容、詢問outside reading的清單等,逐漸跟上進度。Dr. Peterson的課很難,給的分數也不高,第一次期中考,全班三十幾位同學只有兩個人拿到A,我是其中一個。有趣的是,那位借我筆記的女同學在成績公布後很得意地轉頭跟我說她拿到B,並問我的成績如何,我很高興的回答A,她既驚訝又生氣,從此就不再借我筆記了。還有另一件印象很深刻的事情:有一位教學習心理學的教授喜歡在考試時出很多考題,但是考試時間只有短短兩個小時,根本來不及讓學生在時間內完整發揮。於是,我在考完試後跑去跟老師說我覺得這樣的考試方式對學生很不公平,我認為研究所的考試應該是「power test能力測驗」而不是「speed test速度測驗」,要給學生足夠時間作答才對,同時我也引了很多研究結果佐證我的論點,結果老師果然被我說服了,之後考試就不再限制時間。講到考試,也讓我想起我曾在Dr. Guth的知覺課上得過一百分,因為他說我寫的答案就像他自己寫的一樣。我在美國求學時非常用功,每天至少花十幾個小時在念書,除了周末偶爾和朋友聚會外,每天一定大量閱讀、做研究,整個研究所的生涯過得很充實、很愉快,也都有很好的成果。

研究所的第二年有門實驗設計課,兩個同學一組去給大學生上課,這是Firsthand Experience,讓研究所的學生有機會應用所學。我從這門課中學到很多,也啟發了我對教學的興趣。升上三年級後,我主動寫信給印第安那首府(Indianapolis)所有的大學應徵part-time教職,結果有二所學校, ICU(Indiana Central University)和IUPUI(Indiana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at Indianapolis)邀請我去擔任講師,二、三年間共教授了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測驗、測量與統計等課程。我的第一門課是Test and Measurement。儘管不是第一次站在講台上,一想到要面對近百人的聽眾獨自用英文上課難免還是會緊張,於是我把上課時要講的每一句話都事先寫下來。沒想到當我把「台詞」都唸完後,發現才過了半堂課,只好故作鎮定地繼續把重點再講一次,並詢問學生是否有問題,與學生互動、討論。結果同學們課後的反應和評價都非常好,讓我自信心大增,同時也找到教學的樂趣。以我當時二十五、六歲的年齡,我的學生很多都比我年長,但是我是最受他們歡迎的老師,他們都覺得我教的很棒,很喜歡我這位「小小外國老師」。

回首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培育出無數優秀青年學子,請問老師有什麼心得想要與系友和學弟妹分享的?

我在IU的第五年已修畢所有博士班課程,論文也接近完成,此時便以ABD(All But Dissertation,只剩論文就取得學位)的身分受邀至美國明尼蘇達州西南州立大學(Southwest State University)擔任助理教授一職,比我的許多美國同學還要快找到工作,真的很幸運。此時,我的女兒也剛好出生,生命看似風調雨順、一切圓滿,卻因女兒忽然生病轉了個彎。在國外教書的兩年,我每天忙於繁重的教學研究工作,同時細心照護體弱的女兒,加上先生後來正好有機會回台灣工作,讓我也想「回臺灣」。雖然在美國的工作和生活經驗是愉快的,但是畢竟身在異鄉,不免有孤獨脆弱的時候,唯有回到這塊熟悉的土地,感受到家人的溫暖與支持,我疲累的心才真正找到靠岸的港口。回到臺灣後,在家人的協助下,我們一家人生活逐漸回到正軌,我也重拾教鞭,回到校園繼續教書的志業。

教書一直是我的最愛,同時我也很認真,不管這門課我教過多少次,我每天一定會備課,大量閱讀及準備資料,然後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每年我為了開研究所的「當代社會心理學」這門課,幾乎整個暑假都在看文獻,不過因為我有足夠的動機和興趣,所以我在準備的過程中一點也不覺得辛苦,反而非常享受。我和學生的相處一直都很良好,也多次獲得「教學特優」與「研究特優」的榮譽。「教學相長」是我的信念,我很幸運地遇到很多好學生,他們很積極也很努力,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做研究,學到許多東西。他們現在都已經很有成就,其中第一屆的一個學生就是現任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孫蒨如老師,她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心理學家。她在畢業時曾經送我一張畢業照,並在照片上面寫下一段話:「今日我以老師為榮,他日老師以我為榮。」這句話讓我覺得很欣慰,總算沒有愧對自己的職業,為學生樹立一個典範。

在教學與研究之餘,老師積極推廣心理學,透過主持廣播、電視節目、出席相關講座與出版專書等方式將心理學知識傳遞給社會大眾。請問老師是什麼樣的契機讓您長期在校園外推廣心理學?有什麼樣的收穫?

現在回想,在我身上發生的許多事情都是一些因緣際會,並沒有刻意計畫,也沒想到後來會發展如此。我剛回台灣時就開始被邀請到各處演講,由於我的個性要求完美,每一次演講都一定準備很多資料,演講內容豐富多元,頗受聽眾好評,因此很快地,來自各地的邀約就如同雪片般大量湧來,這些演講的機會讓我的曝光率也大量增加,後來便被邀請開始主持節目。我第一個主持的節目是台視的帶狀節目「人、書、生活」,這個節目一星期有四天播出,每集都探討一個心理學議題,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在節目中共同討論。我們談論許多議題,有親子、性別、婚姻、教育、青少年、銀髮族等等五花八門的議題,幾乎與人有關的議題我們都曾經討論過,因為社會心理學本來就是關於人的科學,這些社會議題都是互相關聯的。譬如我記得該節目第一集的主題就是「生兒育女科技是否應該介入?」通常我在節目開場時都會分享某個相關研究成果,或是有趣的小故事,當時節目的導播看我不慌不忙、滔滔不絕地說出一連串的開場白,還以為我是看大字報才會講得如此順暢,其實那是因為我有做足功課,很自然地就能針對議題侃侃而談。除了台視的節目以外,我也主持中視的「婦女天地─親子關係」、華視的「幸福家庭」及「兩性之間」、中廣的「青少年心理講座」、真相新聞網的「開放性對談」,以及正聲廣播電台的「都會男女」等電視與廣播節目。

年輕時候覺得自己young and bright,充滿抱負與活力,很積極地想要貢獻所學,不放過任何回饋社會的機會,所以在那段歲月裡我教書、做研究、寫書、演講、主持節目、接受訪問等等,每天的行程都很滿。雖然日子過得很忙碌,但是因為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倒也不覺得辛苦,同時也很感謝先生對我的包容與支持,分擔許多家務事,讓我幾乎無後顧之憂地在職場上全力衝刺。由於平日我要上課,只能利用周末的時間錄節目,常常一次就要錄個五、六集存檔。有一個禮拜天,先生帶著一歲的女兒來電視台陪我錄影,我看著他們坐在旁邊的樣子,突然感覺一陣心酸,覺得自己應該要多花時間好好陪伴我愛的家人,因此之後我逐漸減少外務,將手邊的節目一一告一個段落,將生活重心拉回家庭。我很慶幸當時做了這個決定,因為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你在這邊多花一點時間,另一邊一定減少,就算我盡力做到最好,還是有不足的地方,對我來說,我的家人是我最在乎的事情,回歸家庭讓我的心更加踏實。

老師長年關注與投入各項社會服務工作,在各政府與民間團體中擔任委員、顧問,並獲得無數獎項肯定,請您談談心理學要如何能對社會有所貢獻?

關於心理學要如何貢獻社會,我以考試院委員的工作內容為例子。考試委員的職責是制定國家考試政策與文官制度,必須要非常小心謹慎處理每個細節,因為一個政策的決定將會影響成千上萬的人口。例如年金的改革,公務員考績法的訂定、政務三法等,在決策的過程中,我發現心理學的背景對我助益良多,讓我常常可以注意到一些「眉眉角角」。譬如,我們在開會討論的時候,我特別注意「團體動力」和「團體迷思」的影響;另外,「定錨」現象也很有趣,你會發現會議中首先發言的人對最後的決定有最大的影響,因此如果遇到重要的事情我會把發言權先搶下來。

心理學還有很多可以貢獻的地方:譬如心理測驗,目前考試院也在研議公務員是否要做性向測驗或人格測驗;譬如性別,國家考試男女錄取率高低差背後的原因和制度的設定也值得探討,另外,不同選考科目是否該做標準分數的轉換,如何才能做有效度、信度的口試等等這些都是我在工作中會運用到的心理學知識。此外,心理學也跟衝突解決、兒童發展、情緒管理等等都有關係。簡單來說,心理學就是一門與人有關的科學,非常普遍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對工作或是個人生活都息息相關。所以,不要覺得心理學在畢業後用不到,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你可以善用這些知識,去面對不同的人生挑戰,在不同的領域貢獻所學於社會。

老師因具有心理學專業背景,多次受邀出任政府要職,曾任臺北市社會局局長與考試院委員。請問老師,這兩段特殊經歷分別對您帶來什麼樣的心得?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怎麼克服?

原先我不太碰行政業務,因為我覺得做學問是向不平凡挑戰,做行政卻是向平凡妥協,而我喜歡做研究。因此,民國八十八年,當馬市長找我接任臺北市社會局長時,我著實猶豫了很久,最後決心接下這個挑戰,開始了另一段非常特別的人生經歷。社會局的業務極為龐雜,從出生到死亡;從搖籃到墳墓;從托兒所到養老院,從低收入戶到身心障礙朋友、受暴婦女、到家庭失功能的兒童、青少年;甚至人民團體、社區發展協會、殯葬事宜,都是社會局的工作範圍,不僅「包山包海」,也「包生包死」。社會局的工作,主要就是運用政府的力量與資源,來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們。除了例行工作外,我們也規畫、進行了許多創新的政策與措施,舉凡「福利聯合國」、「校園守護天使」、「身心障礙者保險專案」、「珍愛家庭年」、「咖啡小站福利方案」、「脫貧專案」等等方案,都有很好的成果。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脫貧專案」,這是為了協助經濟弱勢的市民脫離貧窮的創新政策。我們以相對提撥的方式,只要參與者儲蓄一元,社會局就相對也幫他們儲蓄一元,幫助貧困家庭養成儲蓄習慣,並同時指導他們理財、投資觀念,讓這些家庭可以在幾年內存到一筆錢,作為創業、置產或栽培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基金。專案實施的第一年約有一百戶家庭參與,後來有七十幾戶家庭從此方案中「畢業」脫貧了,這成績讓我很有成就感。記得有位小女生因脫貧專案讓她有機會到英國深造,她特別畫了張圖送給我,告訴我她很感謝有這個方案讓她圓夢。諸如此類的感人故事每天都真實地上演,我又是個情感豐富的人,每次看著他們的故事讓我總是不禁動容,更堅定了我想要做更多事、為更多人服務的信念。

社會局共有一百多個府外單位,包括:各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婦女中心、青少年中心、老年中心、公立托兒所、公立老人安養中心、身心障礙服務中心…等等單位,可見業務之龐雜。但從我接任開始,就從來不覺得有任何工作可以難倒我,凡事只要盡力去做就一定可以做好。當然,剛開始從政時還是有遇到一些困難,第一個就是與議會的關係。就任之初,我在第一次到議會備詢的時候,就受到了震撼教育,不知道為什麼議員說話要那麼大聲,為什麼要不斷指責各單位首長,我一時無法適應。後來,學習一陣子後,我很快地找到應對的秘訣。其實議會是議員的舞台,在質詢之前他一定會跟你要資料,你可以從他要的資料裡面推測出今天要質詢的主題,然後充分準備就可以從容應對了。在議會的經驗有兩件事情很有印象:有一次某議員拿著近三個月的家暴數據,問我為何數字漸增。其實這種問題不論數據增加或減少首長都會被罵,數字變多就說你功能不彰,數字變少就說你宣導不夠。我只回答:「報告議員,這三個月的資料差異在統計上是statistically non-significant。」我們學統計的都知道有些資料肉眼看起來好像有差異,但實際上差異是沒有顯著意義的。他聽到後,可能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就不再追問。另一個例子:有一次備詢時某議員問我目前的寄養家庭數量有多少,當我正在思考確切數字時,副局長遞過來一張紙條,上面清楚寫著一個數字,我就照著回答,該議員因此大大地誇獎了我的認真與專業。後來,我向副局長道謝,感謝他緊急救援,結果他告訴我他也只是憑印象寫個大概數字而已。後來我就知道,這些每天都會變動的數字,也不一定要記得那麼清楚,徒增自己壓力。當然,重要的政策、計畫等,事前就要認真準備,才有把握可以面對每一個挑戰。

                      陳皎眉系友擔任臺北市社會局長期間與社會局同仁合影

在社會局三年半的日子裡,我看到很多也學到很多,如此滿滿的豐盛收穫是我接任工作前完全沒想到的結果。雖然工作量大且龐雜,慶幸的是,我有一群與我擁有共同信念與目標的同仁,我們一起熬夜審預算、構思補助方案、舉辦福利活動、實地訪查家庭…等等,每天懷抱著使命感與熱情,彼此加油打氣,同心協力為民眾服務,過程中所得到的感動與感恩實在有太多太多,真的很感謝這群可愛的同仁做我的後盾、我的支持,陪我走過這段難忘的回憶。

卸下局長職位後,我回到校園繼續熱愛的教育工作。幾年後又因緣際會受到總統的肯定,被提名並任用為考試委員。幾經思考後,我決定再次投身政務工作,希望自身評鑑、測量、心理測驗與統計的專業能對社會更有貢獻。很多人不清楚考試委員的工作內容,考試委員負責國家考試與文官政策的制定。舉例來說:非警校學生是否可以考警察特考?律師考試的錄取率要如何定奪?(因為教育、考試、培訓、用人四個階段是連貫的,考試錄取率如果太高或太低,都是反映出某制度層面出了問題。)身心障礙人士是否獨立招考?國家考試要不要全面加考英文或心理測驗?還有,體能測驗該不該考?該考些什麼項目?男女考試項目與通過標準是否要一樣?另外,文官制度方面,為建立積極任事、權責相符的文官體制,過去以來,我戮力參與公務人員基準法、公務人員考績法、政務三法等法案增(修)訂。同時,對於,文官的職能發展,我就任以來就相當關注高階文官的培訓,積極參與職能分析、評鑑中心法、360度回饋及人格量表發展的執行。諸如此類考試政策與文官體制的發展都是考試委員的工作,每一個政策都要經過多次會議的縝密研議後才能做出決議。

          陳皎眉系友擔任考選部典試委員長,與監試委員於會計師考試點榜合影

我常發現,很多工作所需要的知能都跟學生時代學習的知識有關,所以我經常跟我的學生說,要把握這段黃金學習時期努力學習,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所學的東西會在什麼時候派上用場。七年多來,我積極參與國家文官之考選、培訓、銓敘、性別平等、弱勢關懷、社工人力等議題,與院內同仁致力於政策研商、考試制度變革、銓敘法規調整、文官訓練、高階文官培訓等事務,每天過得忙碌卻充滿感恩,傾全心為國家文官興革及發展而謬力。在考試院同仁的努力下,近年來也逐漸看到許多奮鬥的結果,大大鼓勵了默默耕耘的戰友們,自己也覺得不愧於心。

老師於2015年接任臺大心理系系友會理事長一職,請問您對未來系友會會務的發展與期許為何?

跟系友會、校友會有關的事項,過去我參與最多的是北一女校友會,擔任十多年的理事,協助籌備各式活動。從校友會成立之初開始,一路看著它發展,至今,北一女校友會已經頗具規模,每年定期舉辦各類聯誼活動。其實校友會剛開始運作的時候,也不太確定組織的方向要往哪裡走,但是第一個最優先的目標就是把校友找回來。於是我們很努力地透過各種管道試圖聯繫上所有的畢業校友,也定期舉辦畢業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的重聚會等活動,藉由重聚活動逐漸拉近校友間的距離,增進老同學間的情感。多次舉辦重聚會後,發現效果非常地好,同學間慢慢活絡了起來,每次聚會時大家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好像回到了當年的青澀歲月。

北一女校友會目前已成立許多聯誼社團,例如同歌班、健行班、舞蹈班等,校友們可以選擇有興趣的社團定期聚會;此外,也經常舉辦藝文展與國內外旅遊活動。總之,校友會幾乎每個月都會有活動,是個充滿活力與熱情的組織。在促進校友間情誼之餘,校友會也有做其他事情,譬如募款興建「江學珠紀念館」,回饋母校。

關於臺大心理系系友會未來的發展,我想借鏡北一女校友會的經驗,努力經營系友與系友、系友與母系,以及系友與社會間的三段關係,未來希望可以逐漸凝聚大家的情誼,維繫情感,也能對社會做出一些貢獻。目前經過二次理監事會議的討論,已通過三個工作小組:公私部門參訪實習組、在地關懷社會服務組、與系友師生聯誼活動組,希望系友們多多參與,並提供寶貴意見。

請問老師平時的休閒活動是什麼?興趣是什麼?(年輕時或現在)

我年輕的時候就很喜歡體育活動,雖然現在每天工作都很忙碌,但是一有機會我就把握時間去運動。目前我除了跳國標舞、固定每周在考試院院內上瑜珈課程之外,周末也做氣功有氧,有時候也會去爬山。我在大學的時候因為喜歡唱山歌而加入登山社,儘管體力不是最好,倒也爬過玉山等高山。記得第一次爬玉山時,規劃是五天的行程,但是第一天我就累到走不動了,幸好登山社的夥伴們都很照顧我,不斷鼓勵我繼續努力,我也不願意就此放棄,咬著牙竟然也走完全程,這真的是一個難忘的回憶。

我也很喜歡小動物,尤其是狗。以前小時候家裡就一直有養狗,我出國時,因為牠年紀漸長,體力逐漸衰退,無法上下樓梯了。但是,當我從美國回來那天回家時,原本已老到走不動的狗狗竟然奮力爬上長長的樓梯到門口迎接我,讓我頓時紅了眼眶,內心是滿滿的感動。現在我也養了一隻紅貴賓狗,牠總是很愛撒嬌、也很黏我,和我的感情非常要好。對我來說,我的狗狗就像是我的家人一樣,我們彼此親近、互相陪伴,尤其女兒都長大離家後,牠更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最後想請問老師是否有座右銘或人生觀可以與大家分享或鼓勵學子們?

年輕學子應該要好好珍惜大學階段,因為這個時期的我們不像小時候一樣無知,所背負的責任也沒有成年人那麼繁重,就像一個可以time-out的時期,可以自由自在地去做想做的事情。我想給年輕學子三點建議:首先,在大學裡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很多學生對未來總是充滿迷惘,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要什麼,也不確定將來的志向是什麼。其實,你如果不去嘗試,就永遠不會曉得。一旦你有機會多方接觸不同的人事物時,你要勇敢去探索、去生活,在追尋自我的過程中了解自己,找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心理學其實很有趣,但是如果你接觸後覺得這不是你想要的,你可以選擇改變,重考、轉系或轉校;你也可以多選擇一門主修,譬如法律或政治,讓自己更有競爭力。第二點是「發展自己」,也就是培養自我各方面的能力。有句話說:「為學要像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我非常同意。我很鼓勵大學階段的年輕人去學習自己有興趣的知識,因為對於未來,你永遠都不知道你所學的知識會不會派上用場,但是如果能夠在年輕時努力充實自我、累積實力,將來就越有可能會觸類旁通,成為自己的優勢。第三點是「為自己負責」。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不要什麼事情都怪別人。This is your life. You have to make decisions and be responsible for them.父母與師長只能提供你資訊、知識、經驗和想法,但是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決定,也要勇敢承擔起責任。以上三點建議如果達成後,相信也會達到心理學中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的境界。

到了我這個年紀,看過許多成功的人,我發現這些人要成功都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動機、能力和機緣。動機,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足夠的動機才能持續熱情,因此你必須要找出你喜歡且想要做的事情,這樣才會全力以赴。能力,現實社會非常殘酷,在職場上一旦能力不足無法勝任就只能被淘汰,所以你要更認真更努力。舉例而言,我在職場數十年,經常身兼數職,我常自嘲說自己是「勞者多能」,事情做久了自然就熟能生巧了。過去我從來沒有特別研究過性別議題,但是多年擔任各部會性平委員後,我大量閱讀相關文獻、蒐集各方資料以及深入瞭解性別議題,現在別人就都很認同我是性平專家了。當你逐漸累積實力後,機緣就是進入成功大門前的最後一個契機了,懂得把握契機的人就有可能成功。但是如果平時沒有準備好,那麼即使機會來了,你也無法把握。

我常覺得,人生只有一次,我們一定要活得很精采,年輕人永遠不要浪費時間在等待上,而是要抓住每一個此時此刻(here and now),盡力去做到最好。同時,不要跟別人比較。人不可能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不需要做無謂的比較,要對自己更有自信,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這就是最正面的態度。其實,不管成功與否,我們都要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寬,因此也要與人建立長久良好的人際關係。另外,有位朋友告訴我:「遠航的鳥要愛惜羽毛,才能飛得遠又飛得高。」這句話讓我受用良多,也是我現在做事情的準則,凡事盡力而為,但求無愧於心,希望和青年朋友們共勉之。